奮戰德陽——淮委援川震損水庫除險設計紀實
作者:(轉載自淮委網)發布日期:2008-06-17
6月5日凌晨30分德陽淮委承擔的29座震損水庫應急除險方案全部編制完成。6日一大早這些報告就送到水利部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奮戰了13天的淮委支援四川震損水庫除險設計工作組的同志們如釋重負。
13天與29座水庫
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不僅給四川當地的經濟社會帶來嚴重影響也使得四川境內上千座水庫出現不同程度的震損。
6月四川主汛期在即。這些震損水庫如得不到及時除險一旦遭遇洪水極易形成潰壩將嚴重威脅下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些震損水庫的應急除險迫在眉睫。
5月21日下午淮委接到水利部明傳電報要求迅速組織支援隊伍趕赴四川德陽開展震損水庫應急除險方案編制工作排解影響度汛安全的突出問題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22日淮委迅速組建了包括水工、地質、施工、金屬結構等專業的14名技術人員和4名駕駛員在內的兩個工作組帶著委領導和全體職工的重托兵分兩路趕赴德陽。一路乘飛機出發提前抵達德陽后做好安頓準備;一路乘車前往帶上礦泉水、方便面、帳篷……還有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等生活用品和辦公設備。
作為“先遣部隊”由中水淮河公司副總經理胡兆球帶隊23日下午就順利抵達德陽來不及休整匆匆趕赴市水利局的臨時辦公地點領受艱巨任務。根據水利部與當地有關部門商定此次淮委支援四川震損水庫除險設計工作組主要負責德陽市轄綿竹、什邡、廣漢和旌陽區等4個地區27座水庫的應急除險設計工作。
爾后在當地水利部門的要求下淮委工作組又接下圍山、付家河2座水庫的應急除險設計任務。至此設計任務已增至29座水庫。其中大部分水庫位于此次地震龍門山脈斷裂帶沿線。這29座水庫是德陽市險情最重、震損程度最為厲害的水庫大多屬于高危型。
根據水利部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的整體要求“6月5日提交設計方案”。這個要求非常簡潔明了對淮委工作組而言就是“13天要完成29座水庫的應急除險設計任務”。“在這有限的13天之內如何出色地完成好任務?”這是胡兆球副院長一直在思忖著的難題。
目標已定任務已明擺在面前的工作就是要迅速行動起來。24日上午胡兆球率“先遣部隊”成員與當地水利部門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情況溝通。下午大家就分頭行動商談具體工作方案的制定。是日夜方案出爐。
臨時安家一波三折
震后的德陽劫后余生大部分房屋已成危房。當地百姓大都住進政府安排的救災臨時安置點或住在馬路兩邊自己搭建的帳篷里。出發前大家考慮過住的問題也想過不行就住自帶的兩頂軍用大帳篷。
但由于設計工作需要最好能選擇有電的地方居住。帳篷里是沒有電的而且空間狹小不方便工作。可不住帳篷安全就成了最大的問題。作為領導的胡兆球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此時的他考慮的不僅僅是要盡快地開展工作同時也為大家的人身安全擔憂。
住不下來工作就沒法開展。看著廢墟中的德陽大家的心情既沉重又急迫?!拔覀冞€是不住帳篷吧住帳篷雖然相對安全些但那樣就沒法工作了”在一位年輕同志的提議后大家的意見非常的一致。
沿著裂縫橫生的震后大街穿梭于搖搖欲墜的樓宇之間大家分頭尋找可以住居的“家”。震損情況稍好一點的賓館早已有人入住剩下的大都是一些私人的旅館門前都粘貼著“可監控使用”、“不可使用”的標識這是震后當地政府對這些危房的安全鑒定。
為了節省時間盡快入住盡早開展工作就選了一家“可監控使用”的“天之嶺”私人旅館。盡管老板非常的友善和藹不遺余力地為工作組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但是旅館的房間太小最大的也不過七八個平方實在無法辦公如果這樣下去就再有幾個13天也不可能按期完成任務。
后來當地水利部門主動幫助聯系了一家也是可監控使用的賓館但準備搬遷入住時被告知所剩房間不夠只好無功而返。
時間不等人。對完成這次任務而言時間就是最大的保障。如何“安家”?也就成了工作組遇到的一大難題。經過幾番周旋最后看準了一家名為“強盛”的小賓館。而且僅有四樓、五樓可以入住其他樓層早已作他用了。
這家賓館的房子在地震中已經出現傾斜房間的墻體、邊角一道道裂縫清晰可見個別大梁也傾斜了但總體框架依然完好。是住還是不住呢?學結構工程出身的孫勇、孫業文兩位副總工對這賓館的房子仔仔細細地查勘了一番后自信地對大家說“如果不發生大的余震這房子安全應該不成問題?!?br> 為了盡快開展工作大家也就沒過多考慮直接入住了。每個工作組一個大房間擺上四張長桌子。這就是日后13天大家日夜奮戰的臨時辦公室。
工作組在德陽臨時的“家”終于安頓下來了。此時距抵達德陽已整整過去一天。是日夜第二批人員順利抵達德陽。
沒有“依靠”的查勘
要想抗震救災就必須先了解災情。
“第一設計組由我帶隊負責13個水庫除險方案編制第二組由孫勇副總工帶隊負責14個明天一早我們開始現場查勘”胡兆球副院長說“要帶好干糧、水注意安全……”
大家一碰頭來不及寒暄連夜就開始商討工作。那一夜無人入眠。賓館的四樓、五樓燈火通明……有的查看資料有的調試辦公設備有的在準備明天去現場查勘的工具……
根據任務分工和前方領導小組的進度要求各設計組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并于5月25日開始正式查勘工作。
震后的山路崎嶇泥濘險象環生。通往庫區的道路不同程度出現毀壞、塌方車進不去就是人進去都費勁。馬尾河、下風波塘、九嶺院等庫區只能步行到達。一般都要步行3到5公里路途碎石遍地局部山區還有滑坡。路程不長但步行卻要耗去大半天的時間。長期生活在平原的他們何嘗走過這樣的路?
在查勘陳家灣水庫的路上進場道路被山體滑坡阻斷設計組同志與地方水利局同志一起用手一點一點地清理路障克服重重困難歷經艱辛最終抵達現場。
“這些困難對我們來說都不算什么最大的困難是這些震損水庫基礎資料匱乏” 孫勇說。
“景頂水庫實在沒有資料給你送去的那一頁文字說明還是昨天夜里我從市水利局一退休職工家里找到的你要的其他幾個水庫的資料都還沒有找到?!钡玛柺兴忠宦毠ぴ陔娫捘穷^對孫勇說。
“出發前我們也考慮過受地震影響一些震損水庫資料可能不好找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些水庫資料根本就沒有?!睂O勇說“景頂水庫是文革期間修建的那費盡周折得來的一頁文字說明我們在現場復核后發現幾個關鍵數據還是錯誤的沒有辦法我只好和徐連鋒去實地測量去找當地群眾談甚至通過電話調查了解情況”。
這次地震中受損的水庫大多是小一型水庫和小二型水庫。這些水庫也大都是上世紀50~70年代修建的基本上都沒有什么設計施工也不規范運行中也沒有安全監測設施水庫工程基本沒有什么檔案資料。
“特別是水庫工程大壩寬度、壩頂高程、壩坡坡比溢洪道渠底高程、寬度、庫容曲線等資料要么沒有要么不準確這給設計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孫業文補充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睕]有基礎資料設計就無從下手。為了克服這一難題工作組同志自帶三角尺、羅盤、皮卷尺……一點一點地丈量壩寬、壩高一點一點地丈量溢洪道頂高程、可見裂縫的數據在水庫現場仔細查勘有的反復查勘29座水庫中約有一半都進行了重復查勘盡可能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在條件非常有限的情況下設計組同志盡最大努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查清工程險情。有的采用皮尺分段量測庫水位有的在渠道中拋樹葉測量涵管流量……細之又細的查勘大壩裂縫、變形及滲漏情況溢洪道、放水涵管等建筑物受損情況了解應急除險所需材料、價格及施工供電情況等并現場討論應急除險實施措施。
大家面對的不僅僅是艱苦的考驗隨著余震的不斷發生還有生命的危險?!鞍l生6.4級余震的那天我們正在水庫上查勘余震來了感覺大地震顫整個大壩都在劇烈地晃動”。
“盡管余震不斷但是為了工作大家都表現得異常的鎮定不慌不亂?!焙浊蛘f。
水文復核對搞好設計至關重要。這次工作組成員所學專業涉及水工、地質、金屬結構和施工等本以為能夠滿足工作需求但到達當地之后才發現有些水庫的水文資料都要重新復核當時工作組中卻沒有水文專業的這可急壞了孫勇和他的同事們。
“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晚我就打電話給院里的費永法副總工商量對策。如果實在沒有其它辦法就準備自己學著搞了。”孫勇說“最后我們在四川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規劃分院的幫助下對每座水庫進行水庫防洪標準復核計算確保了水文基礎資料的真實、可靠為工程應急除險方案編制提供了依據。”
“各工作組要認真做好水文復核這項工作淮委設計組做得不錯超前準備已經組織開展了水文復核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水利部設計協調組組長、建設管理司副巡視員汪安南在德陽的一次會上如是評價淮委工作組。
為了完成任務大家想盡一切辦法了解水庫的地形地貌、工程布置、出險部位及險情、水庫對下游的影響等盡可能收集震損水庫有關設計、運行資料當地水文、氣象資料。歷經種種艱難險阻至5月27日29座水庫的現場查勘任務全部完成。這些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為方案編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一個水庫都不能出問題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工作組的同志們白天查勘晚上回來就整理設計思路為下一步設計做好準備。
“通過現場查勘我們初步了解了水庫震損的情況、主要險情這為開展應急除險方案的編制工作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焙浊蛘f。
為確保震損水庫應急除險方案編制的設計質量和工作進度確保震損水庫安全度汛淮委兩個工作組同時查勘、隨時協調、及時處理技術問題的工作方法同步開展應急除險方案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