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8.0級地震災難降臨在四川汶川……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國各地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瞬間全面打響了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的集結戰。
根據水利部部署淮委抗震救災工作組火速趕往一線開展工作自5月23日啟程至6月7日返程震損水庫除險設計兩個工作組活躍在余震頻頻的水利抗震救災一線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奔波于廢墟之上輾轉于震損水庫之間現場查勘分析對策圓滿完成了29座震損水庫的應急除險方案編制工作并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核。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團結協作、不畏艱險、戰斗力強的團隊精神。在與他們的短暫交流中那些未曾提及的艱辛逐漸清晰那些有關他們經歷余震的點點滴滴也縷縷顯露。
親歷6.4級余震
5月25日是淮委援川震損水庫應急除險編制工作組進入四川災區的第二天之前雖然余震頻繁但由于震級較低加上工作組在野外現場查勘震損水庫處于不停地運動中雖然偶遇晃動但對地震的感受并不深刻。
下午4時20分左右設計一組正在綿竹市馬尾河大壩上進行查勘突然看見水庫中的魚紛紛騰空而躍正在納悶之時忽感壩體晃動緊接著大堤伴著轟隆隆的響聲開始顫抖人感覺一陣眩暈站不穩。
“不好地震了”當回過神來發現引路的當地駕駛員已跑出幾米開外臉色蒼白神情緊張。“沒有親身經歷過你根本感受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地震給我們帶路的駕駛員是發生8.0級地震時從五樓上順利逃脫的反應要比我們來的迅速得多也更加能體會到地震帶來的災難”震感減弱之后擔負著所有組員安全職責的設計一組組長胡兆球當即撥通電話向錢敏主任匯報平安狀況電話一結束當地通訊便中斷了顧不上向親人們報平安大家又重新投入對壩體的查勘測量中。
這是入川后設計組遭遇的第一次強余震后得知是自汶川發生8.0級地震以來最強的6.4級余震巨大的心理壓力隨即引發了當晚是否使用帳篷休息的討論…… “有結構大師在我們心里有數”
按照要求此次前往一線的現場設計組人員必須要由水工、地質、施工、金屬結構等專業在內的人員組成。
查勘現場返回后兩個設計組的結構專家立即著手對居住環境進行查勘發現招待所雖然墻體脫落有明顯裂縫個別大梁有傾斜但框架依然完好并且根據地震后余震衰減的原則來科學判斷并無大礙。“我們就是學結構學的心里有數呀”輕松的話語之后工作組還是道出了不選擇帳篷睡覺的真諦。
在帳篷睡覺雖能起到避險的作用但也有弊端。首先兩個工作組14名專家要擠在兩頂帳篷里加上天氣炎熱必然影響睡眠質量大家通常要熬夜工作到夜里1、2點只能保證不到5小時的睡眠時間沒有好的精神勢必影響工作效率。其次編制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帳篷里沒有電會直接影響方案編制的工作進展。權衡之后工作組成員忘卻了對余震的恐懼進入房間充分休息以備足飽滿的精神繼續戰斗。
做好自救防御
連續超負荷的工作使大家十分珍惜短暫的睡眠時間但睡覺前一定每個人都有一個舉動就是在床頭柜邊擺上手電筒、水和食品這也成為工作組明確的統一安排目的是遇有危險時可以獲得充分的自救能力和救援時間。
這是一個很有溫情的細節不僅僅因為這個細節是出于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科學自救的理解還緣于這個做法來自于后方的親人們知道大家為了工作效率不愿在帳篷居住擔心他們安危的囑咐“這對我們也是一個觸動大家努力工作一切為了災區人民的安危。”
像這樣工作組到災區一線傳遞愛心后方心系到災區一線奉獻的人后方親人的關心和支持又更加堅定了他們竭盡全力工作的決心。在前線的日子里一直感受著家人的牽掛和溫暖“讓災區人民放心讓家人安心”話語樸實但異常堅定。
“帶上安全帽繼續工作”
5月27日設計一組在前兩天完成14座震毀水庫現場查勘的基礎上在德陽住地開始著手方案的編制工作。設計二組白天繼續對位于綿竹市的陳家灣、聯合、太平、困牛山、民樂、眾力等六座水庫進行現場查勘和資料收集。
不知從哪得知的預報下午2點至4點將會發生強烈余震在住地編制方案的組員依然在電腦前仔細斟酌在現場查勘的組員也依然忙碌著大家沒有受到預報的影響但隨著屋外環境氣氛的驟然緊張以及催促去曠地暫避的電話通知在住地室內工作的設計一組成員3點鐘下樓焦急地等待了一個小時四周毫無動靜“不行這樣影響進度”。
原來在這次編制過程中因為時間緊任務重現場查勘結束后工作組前三天編制了2個方案之后一直保持1天編制3個方案的進度。為了加快工作效率讓震損水庫盡早得到搶險修復4點整大家又集體返回到工作崗位上。
時間一分一秒數著走4:03剛坐穩的他們突然明顯感受到震感桌子在移動電腦屏幕在抖動人有短暫眩暈好在時間不長影響不是很大大家還鎮定地笑說著這3分鐘時間差的微妙不過心情總算輕松下來心想以后該不會再有大的動靜了。
4:37距離上一次余震半小時時間這一次桌體晃動劇烈玻璃窗子不停敲打著邊窗轟轟作響地面在抖站立不穩大家意識到“又來了”而且比上一次更加猛烈。窗外的尖叫聲此起彼伏在這種心理沖擊下大家本能地往樓下跑……
這便是四川青川、陜西寧強在半個小時的間隔內發生的5.4級和5.7級余震。
在外查勘結束的設計二組回到住地后進門的場景讓大家一愣一組的同志們齊刷刷地帶著安全帽問及原因“我們帶上安全帽繼續工作心里踏實”。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他們用堅強的意志戰勝了恐懼以卓越的技術贏得了贊譽在余震中經受心靈的洗禮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向四川受災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我們以他們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