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淮河安瀾,造福兩岸人民,是我們治淮人永恒的追求,70年來,淮河治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淮河流域的防洪能力顯著增強,水資源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水環境也得到了全面改善,在治淮的道路上,我們遵循‘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先后編制完成多輪《淮河流域防洪規劃》和《淮河流域綜合規劃》,在淮河上游興建水庫攔蓄洪水,中游利用行蓄洪區、湖泊洼地蓄滯洪水,整治河道承泄洪水,下游擴大入江入海能力下泄洪水,沂沭泗地區實施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工程,整治紊亂水系,開辟入海新路,實現了洪水入江暢流、歸海有路……”在2024年9月24日第三屆亞洲國際水周水企業CEO圓桌論壇上,中水淮河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水淮河公司)董事長孫勇同與會嘉賓分享了中水淮河公司在淮河流域治理進程中的斐然成果。
淮河流域位于我國東中部地區,以不足全國3%的水資源總量,承載約13.6%的人口和11%的耕地,貢獻了全國9%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生產了全國六分之一的糧食。由于占流域面積三分之二的中下游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加之黃河奪淮的深遠影響,淮河流域歷史上洪澇旱災害頻發。
為響應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中水淮河公司(原水利部淮委規劃設計研究院)應運而生,多年來,中水淮河公司以卓越的前瞻力與高效的執行力,在治淮工作中發揮了關鍵的引領性作用。
創新理念,萃取水韻精魂、厚植文化根基,為淮河安瀾注入精神動力
在大別山麓的河南息縣,一座充滿文化氣息的大閘巍然挺立在淮河之上。這是由中水淮河公司設計的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息縣樞紐工程(以下簡稱息縣樞紐)。
“息縣樞紐,是淮河干流上第一級攔河閘。在工程建筑方案設計上,我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孫勇說,“息縣是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渡過淮河的地方,又是3000年沒有易名的古縣,工程結合紅色文化和古建筑元素,以莊重大氣的中國紅為主色調,作為對革命前輩豐功偉績的銘記和革命先烈勇往直前革命精神的緬懷。”
“廊橋是中國建筑史上一個重要的元素符號,息縣處于淮河兩岸,我們就以‘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意蘊來展示當地的治淮文化。同時,采用加腋框架結構的排架柱,既致敬了傳統木拱廊橋梁木穿插別壓的‘八字結構’,也展現了現代建筑結構的力學之美。”息縣樞紐建筑方案設計師補充說道。
息縣樞紐只是中水淮河公司眾多匠心獨運的作品之一。
在亞洲最大“水上立交”——淮安樞紐工程設計中,中水淮河公司采用7層塔式仿古橋頭堡,上下游兩橋頭堡之間采用鋼結構懸索橋連接交通,將古老的京杭運河和淮安市風土人情與現代水利完美融合,入海水道泄洪與京杭運河航運相得益彰。
在西藏拉薩河上1號閘工程設計中,中水淮河公司從布達拉宮的建筑中汲取靈感,融合了藏區本土文化元素,采用簡潔的藏式符號語言,實現了藏區文脈的延續和現代文化的交融……
中水淮河公司積極推動淮河保護治理與水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將水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工程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底蘊,推動實現了治淮工程與水文化的雙向賦能。
創新技術,打造科創引擎、開啟發展新程,為淮河安瀾鍛造新質生產力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板橋鎮,有一顆璀璨的水上明珠——板橋水庫。多年來,板橋水庫在防洪、灌溉、供水及發電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2012年8月,板橋水庫經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鑒定為“三類壩”,屬病險水庫,溢流壩段需采取防滲加固處理。這項任務看似平常,實則充滿挑戰:板橋水庫作為當時駐馬店市區唯一的飲用水源,防滲加固處理期間不能中斷供水,同時還要保證水質不受影響,這意味著要在不放空水庫的情況下完成水下防滲處理。
“2013年,我們承接了板橋水庫溢流壩防滲加固處理設計任務。為圓滿完成這一光榮又艱巨的任務,在初步設計階段,我們進行了多方調查研究,比選了15個設計方案,共編制了9稿初步設計。”中水淮河公司原副總經理馬東亮介紹說,“通過反復研究,我們采用在壩體上游設置大面積薄壁鋼筋混凝土防滲面板的方案,不設置圍堰,施工過程均在水下潛水作業,最大工作水深達到34米。”
通過施工前后壩體滲漏量的監測數據對比,溢流壩壩體滲漏量從加固前的每秒6.03立方米降低至每秒0.198立方米,下降率達到96.7%,下降率和防滲效果在國內屬于領先水平。目前,中水淮河公司混凝土壩壩體滲漏深水水下防滲處理技術已申請了多項專利,該技術還在多個水電站的水下除險加固中得到應用。
回顧中水淮河公司的奮斗之路,類似的創新案例還有很多——
主持完成了《淮河干流河道與洪澤湖演變及治理》《便攜式聲波鉆機引進與應用》等10余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水利部重大科技項目的科技攻關;
研發的《一種全參數建立多類型圓弧懸臂式擋土墻三維模型的方法》等11項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主編或參編了《河道整治規范》等30余項國家、行業、團體標準;
主持完成的《復雜河網多目標水力調控關鍵技術與應用》等2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主持完成了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大批經典工程設計工作,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3項,獲得全國優秀設計獎、全國優秀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獎等百余項……
中水淮河公司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以重大工程為契機開展自主科研立項研究,積極推動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藝的應用,持續鑄造精品水利工程。
創新服務,秉持赤誠初心、筑牢服務根基,為淮河安瀾提供堅實保障
2024年11月29日,隨著最后一車土石料傾倒入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成功實現截流,標志著工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二期工程建成后泄洪流量將從一期工程的每秒2270立方米躍升至每秒7000立方米,泄洪能力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淮安樞紐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級樞紐,位于淮河入海水道與京杭運河交匯處,是為解決淮河入海水道與京杭運河的交叉問題,維持京杭運河航運、南水北調調水和淮揚公路交通,滿足淮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運西地區排澇需要的大型樞紐工程。
中水淮河公司承擔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的勘察設計工作,面對大面積粉細砂地基的惡劣滲流條件、京杭運河導航航道線型高標準要求等系列技術難題,中水淮河公司創造性地采用新、老地涵緊靠布置方案和落底式截滲墻整體圍封截水等多項關鍵技術。
“公司成立設計專班,公司領導主動下沉、靠前指導,聚焦治淮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為項目業主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與服務。”孫勇話語真誠。
“我們不僅僅是進行傳統的設計圖紙交底,還利用三維模型讓復雜的建筑結構立體呈現、旋轉剖析,讓施工單位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設計意圖。另外,我們還要求設代人員每天去施工現場巡查,對照藍圖檢查止水、鋼筋等關鍵部位,參與重大施工方案制定,出謀劃策,及時參加地基基礎等隱蔽工程和關鍵部位驗收工作。”淮安樞紐設計項目負責人補充說道。
中水淮河公司精湛的技術和專業的設計服務贏得了多方贊譽。“中水淮河公司項目團隊24小時駐守工地,隨時解決各種難題,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我們感動,與這樣的團隊合作更加堅定了我們建設精品工程的信心。”淮安樞紐承建方江蘇淮陰水建公司相關負責人贊嘆不已。
中水淮河公司的足跡遍布流域各地,他們專業的服務貫穿項目全過程——
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前期工作中,中水淮河公司組織10個現場工作組,僅用5天時間,全面系統高效地完成了181條、總長1006公里的渠道、6000余座建筑物現場查看和方案制定工作,組織50余人集中辦公1個月,全面完成工程可研編制工作,為項目前期工作審批打下堅實基礎;
中水淮河公司積極響應安徽省委、省政府實施的“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的號召,助力引江濟淮二期工程渦陽水廠分水口門工程創造60天從首倉混凝土澆筑到具備通水條件的泵站施工速度,讓渦陽地區群眾提前喝上引調水……
從上游的水庫建設到中游的洪水管理再到下游的入江入海能力提升,中水淮河公司始終奮斗在淮河保護治理的最前線,為流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和支持。未來,中水淮河公司還將繼續秉持初心、守護淮河,為實現淮河保護治理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